服務熱線
15650282386
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工程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農村生活污水設備工程所需的污水處理設備及設施運行維護項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備及設施運行維護工程。
2、設計依據及規范
2.1設計依據
現場調研資料
2.2設計規范、規程、標準、圖集及技術標準
《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4-2021)
《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9-2011)
《無壓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20221-2006)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T/CECS 122-2020)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污水處理實用技術匯編》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 3462-2020)
3、進出水水質
水質指標 | CODcr | SS | NH3-N |
設計進水水質(mg/L) | ≤300 | ≤100 | ≤30 |
設計出水水質(mg/L) | ≤60 | ≤20 | ≤8(15) |
4、處理流程
生活污水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達標排放 污泥、浮渣定期清排外運
*注:定期清理污泥,外運處置
5、工藝設計總說明
工程工藝設計說明如下:
污水經前端管網收集,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流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固定填料缺氧槽→生物接觸氧化槽→沉淀槽→消毒槽)。
5、2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計說明
(1)固定填料缺氧池
固定填料缺氧池主要作用為將有機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利用反硝化菌將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并有利于后續的處理。缺氧池后端使用氣體提推技術,平衡后端生化系統的液位,具有一定的緩沖功效。
(2)生物接觸氧化池
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主要通過在好氧環境下微生物對有機物及氨氮的降解,使污水得到凈化。
(4)沉淀槽
沉淀槽對前端生化反應區產生的老化懸浮污泥進行進一步凈化沉淀。
(5)消毒槽
消毒槽可以進一步凈化污水,對污水中的病菌及治病污染物進一步消除。
6、工程說明
6.1本套圖紙尺寸單位除標高以米計外,其余均以毫米計,所注管道標高除特別說明外,均指管中心標高。
6.2本套圖紙采用相對標高,以室外地坪標高為%%P0.00,污水處理設施位置詳見各污水管網施工圖。
6.3管道試壓及閉水試驗
(1)壓力管道在安裝后,應進行壓力試驗;在壓力試驗前應先進行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外觀試驗,試驗要求應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的要求。
(2)排水管道應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要求應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的相關規定。
6.4設備防腐
本工程水下電機及設備防腐按供貨商提供的技術要求進行。
7、環境保護
施工運行過程中倡導文明施工,需注意環境保護,做好施工節能及現場廢物處理,制定廢物處置和運輸計劃,減少揚塵,做好施工噪聲的控制。
8、施工安全
8.1施工中在特殊地質、較深溝槽、施工難度較大及施工危險度較大處,如高空作業時等須做好安全保護工作,做好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各項施工安全工作應符合《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的要求。
8.2施工中對于基坑開挖后的堆土需保證安全堆放,避免堆土塌方等安全事故發生。
8.3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現狀地下設施,如有破壞請按原樣恢復。
9、運行管理
9.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處理工藝和設施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9.2系統全自動運行,如發現系統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有關維修部門。
9.3本系統正常工作環境溫度應在5~40℃范圍內,環境溫度低于0℃時,停止運行時必須放掉系統內的存水,以免結冰。
9.4系統機電設備應定期檢修,具體做法參照生產廠家提供的設備操作手冊。
9.5本設計的進水必須是化糞池出水,餐飲污水需進行隔油處理后方可進入本處里系統;
注意工業污水及含農藥等有毒有害廢水不得直接排入本系統。
10、其他未盡事宜,按照現行有關規定、規范執行。
更多關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相關資料,可關注公司網站(www.formflex.cn)!